2024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工作理念,凝心聚力,为学校早日实现“博士学位点培育突破计划”和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立足三全育人,实施四个融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做好党建指数发布工作,落实党支部闭环管理,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指数,不断提升党组织对事业发展的引领力。进一步丰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内涵,落实师生支部联创联建机制,实现党建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与事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三是进一步做好融合型党建共建。以融合型党建项目化管理机制要求为标准,在工作推进中注重“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数字化”。深化与陶堰街道党工委的合作交流,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东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水平。深度参与共富事业,助力松阳白老酒提质创优和品牌推广。
二、夯实学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规定,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段式教学检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确保不发生教学事故。
二是坚持以“大思政观”为统领,坚持整体性建构原则,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轴心,科学建构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四梁八柱”。以各级“金课”及一流课程申报建设为抓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坚持以“协同育人”为理念,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各专业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每专业有能满足专业实习需要的签约实习基地,实习效果良好。要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目标,每个专业确定不少1个基地作为建设目标基地,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基地建设。
三、聚焦内涵发展,进一步强化办学育人实力
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围绕生命健康产业,以“研究对象+微生物+材料”(OMM)为特色,积极向生物医药、黄酒和生态环境方向发展。形成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优势特色更加鲜明、可持续发展更有保障的高水平学科体系。推动生物学硕士学位点高质量建设,扩大研究生规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层次,为博士点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申报成功资源与环境硕士点。
二是狠抓队伍建设。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努力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师德师风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争取引进“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1-2人。力争博士以上的研究人员至少70人以上。组建“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创新团队”为一体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6个。建成省内一流高效的研究与教学团队。
三是聚力科研水平。大力推广“生环校企联创”平台,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口碑。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培育高水平的竞争力的创新团队。争取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4项,发表高水平SCI文章50篇、横向经费1000万。
四、围绕立德树人,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党建带团建,扎实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专题教育。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等新媒体教育阵地,引导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弘扬时代精神,筑牢学生思想之基。积极参加校“十佳团支部”等荣誉的评选。做好三支队伍建设工作。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校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和十佳班主任、十佳辅导员评比。
二是深入推动“执着、求知、有为”的学风营造,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梳理、整合、调整学院现有的团学活动,打造适合本学院学生成长发展、覆盖全面、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生命树’大学生成长系列计划”。以各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市场,进企业,入行业,双向联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单位需要的特色专业人才,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加强考研学生一对一结对指导帮扶,争取考研报名率和过线率不断攀升。
三是优化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常规志愿服务有序开展。推进“爱在三点半”“环保进校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增加学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推荐优秀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计划和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激励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