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夜校《绍兴黄酒》正式开课,黄酒研究专家、教授田润刚为学员讲授第一课。
围绕历史经典产业—黄酒,田润刚阐述了本堂课的目的,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参与者了解黄酒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他强调,传承和发展黄酒文化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接着,田润刚围绕“黄酒发展史”、“绍兴黄酒的特点”、“黄酒的类别”以及“黄酒产业现状与对策”四大板块展开了详细讲解。从古代的酿酒技术到现代黄酒生产工艺的演变,再到不同种类黄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每一点都让听众受益匪浅。
在讲述黄酒的发展历程时,田润刚特别提到我国酒史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小口长颈双系壶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质酒壶”。在5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也发现大量酒器,这比西方国家最早的葡萄酒记录要早3000多年。绍兴作为黄酒发源地的重要性,自东汉时期起,绍兴就开始了黄酒的酿造,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千年的沉淀与发展,绍兴黄酒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优质酒品之一。
谈及绍兴黄酒的独特之处,田润刚指出其色泽金黄透亮、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等特点,均得益于当地特有的水质、气候条件及精湛的酿造工艺。此外,他还介绍了几款经典绍兴黄酒,如女儿红、加饭酒等,使大家对这一传统饮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田润刚还向大家普及了黄酒的基本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四种类型。通过对各类黄酒风味特点的对比分析,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产品。
针对当前黄酒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田润刚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加强技术创新,如米降水的利用、酿酒方法的创新、黄酒衍生产品的增加等等。同时,他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黄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共同推动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11月4日晚,学院员们走实验室,开始进行课程实践——淋饭酒酿造。通过制作甜酒酿和淋饭酒的制作,掌握浸米、蒸饭的基本方法,学习甜酒酿、淋饭酒和酒母的制作工艺。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酿出了丰收的喜悦。
《黄酒》开课以来,互动频繁,不仅增进了大家对绍兴黄酒的了解,也为未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学员们更是共同在期待下一堂课的到来。
夜校的开设,是深入推进校城融合、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创新举措,通过共享办学资源,赋能全民终身学习,满足广大市民下班后“解压”“社交”“自我提升”等多重需。接下来,学院在《绍兴黄酒》课程的基础上,还将陆续推出《珍珠养殖与鉴赏》《食品安全》等夜校课程。